永春纸织画古称“罨画”,是从中国画发展起来的独特的编织工艺,色彩淡雅,有"隔帘观月,雾里看花"的美感,独具艺术魅力,历经千年经久不衰,与杭州丝织画、苏州缂丝画、四川竹帘画并称为中国的“"四大家织”。
据史书载,隋末唐初,永春就有纸织画作坊,至盛唐时,已有9家专营作坊,延续近千年。永春纸织画制作过程十分精细,有画、裁、织、裱褙等工序,即先在一张宣纸上绘好图画,再用一种特制的小刀,按一定规格细心地裁成一条条纤细的纸条,其宽在2-3毫米,头尾不断,保持一致,此作为经线。再取洁白宣纸,切成大小和经线一样的纸条,作为纬线,然后,用特制的纸织机,双梭交穿,轻轻细织,最后再根据画面需要,补上各种颜色,纸痕交织、经纬分明、画面朦胧、极富立体感。其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多彩,有中国古典人物,神仙,有壮丽山水,飞禽走兽,也能把油画移进纸质画,内容应有尽有,规格、种类繁多。
永春纸质画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和不断创新的技艺,早在宋代时纸织画远销南洋各埠,成为富贵人家的柜中珍品。明人田艺蘅所撰《留青日札》一书中记载,明代奸臣严嵩被抄家的物品中就有纸织画一项。清人杨复吉《梦兰琐笔》中曾有"闽中永春州织画"的记述。现在,故宫博物院还珍藏着清乾隆年间的纸织瑰宝--清高宗御制诗十二扇屏风。建国后,著名纸织艺人黄永源经过刻苦钻研,在传统技法基础上大胆创新,提高经纬密度,题材也不断扩大,先后在20多个国家和地区展出 50多次,代表作有《山村夜明珠》、《百花齐放》等作品,在北京举办的工艺美术展览中获奖,在省工艺美术展览中荣获个人“创作奖”。黄永源还著有《纸织画旨趣》一书传世。
在永春民间曾有“指头一响,黄金万两”的传云,说的就是纸织画这种编织工艺,因此历代的纸织画艺人严守技艺秘密,“传媳不传女、父子相传、外人不传”,使纸织画几乎陷于人亡艺绝的境地。解放后党和人民政府对民间传统工艺挖掘、抢救、继承十分重视,老艺人黄永源先生打破旧传统观念,招授学徒,公开传祖技艺。 1987年,永春县成立了纸织画研究会,现有著名纸织画艺人周文虎创办的永春县义亭纸织画工艺研究所,用三年时间把中国万里长城的雄伟英姿绘织在百米纸织画上,1995年4月荣获国家金奖;1998年荣登“上海世界吉尼斯大全”。进入21世纪,永春纸织画在创作队伍与绘画内容、形式方面,又有重大发展。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