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市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第20241123号提案的会办意见
来源:泉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时间:2024-11-22 17:42 浏览量:

  泉文旅函〔2024〕98号

  答复类型:B

  

市商务局:

  《关于加快发展泉州世遗城市特色美食产业的提案》(20241123号)收悉。我单位的办理意见如下:

  泉州市作为国家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世界遗产城市,在美食方面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品类。

  一、泉州美食类非遗项目相关情况

  我市美食、小吃、调味品类非遗列入省级名录的有6个,包括成珍桔红糕、源和堂蜜饯、衙口花生、海盐晒制、顺德堂老醋、惠安酱油等制作技艺。列入市级名录中有30个,传统技艺类非遗85个,占比35.3%,超过国家级、省级比例,说明泉州人“好吃”,泉州美食“好吃”。包括面线糊、牛肉食品、泉州土豆仁汤、肉粽、蚝仔煎、润饼皮、永春咯滩、泉州卤料等(详细名单附后)。列入县级名录的有71个,县级传统技艺类非遗164个,占比达43.2%。

  市级非遗传承人30人,传统技艺类传承人211人,占比14.2%。传承人比例低于项目比例主要是因为美食、小吃类非遗传承实践群体较大,从业人员众多,较难确定代表性,因此参照上级评审要求,审慎推荐、认定。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泉州市在成功申报世界遗产后成为热门网红旅游城市,灿烂的美食历史加上世遗之城的美誉,使其拥有弘扬世遗之城美食文化的坚实基础。九三学社泉州市委员会提出的建议很有意义,下一步,我局将参照代表提出的建议重点做好以下几个工作:

  1.增加美食类非遗项目。今年,我局组织申报第七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申报,县(市、区)也组织了县级非遗申报,并新公布了一批县级名录。根据公示情况,本次市非遗名录申报拟将“牛肉羹制作技艺(石狮)”“石鼓白鸭汤制作技艺”等17个美食类非遗纳入市级非遗名录。美食在旅游六要素中排在首位,对游客有巨大的吸引力,从助力“世界美食之都”创建和非遗赋能旅游的角度,我们将优先择优推荐列入市级名录。

  2.扩大传承群体。按照工作计划,今年将开展第九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推荐,届时也将优先推荐、认定美食类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扩大传承群体,增进美食类非遗保护传承活力和积极性。

  3.整理挖掘美食非遗资源。市文旅局和相关部门已经出版了《泉州美食闽南菜》《东亚文化之都泉州(美食篇)》《泉州美食》《泉州美食攻略》。市非遗保护中心做好美食类非遗的基础调查和数字化工作,12个项目已经拍摄并播出。后续将继续做好市级以上项目的数字化工作,整理挖掘更多美食类非遗资源,掌握种类、数量、分布状况、生存环境、存续状态等,为进一步加强保护、传承、发展工作夯实基础。

  4.开展宣传推广交流。在我局公众号设置“泉州美食”专栏,丰富栏目内容,策划推出更多美食攻略。推动美食类非遗项目保护单位、非遗传习所、非遗工坊开展更多保护、传承、宣传推广工作。对工作扎实、成效较好的保护单位和传承人优先推荐申报上一级名录和传承人,并给予适当经费补助。对外文化交流活动及市、县文旅部门举办的非遗活动,将安排更多美食类非遗进行宣传展示,适时与市商务局联合举办美食类非遗展,配合做好“宋元海丝宴”宣传推广。

  领导署名:何奕斌

  联 系 人:许侨鑫

  联系电话:22118903

  


泉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2024年4月26日

  (此件主动公开)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