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指导目录
来源:泉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时间:2019-12-31 09:37 浏览量: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的要求,现将泉州市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有关情况公布如下:

一、辖区公共文化设施概况

泉州市辖区内现有文化馆(艺术馆、群艺馆)13家、图书馆17家、博物馆(纪念馆)17家、美术馆(画院)1家,已完成达标、提升的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160家、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含农家书屋)2182家;各类体育场地约12300个,大型体育场馆20个;“省—市—县(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五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已基本形成。

二、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内容

序号

服务项目

服务对象

服务指导标准

1

读书看报

城乡居民

1.公共图书馆(室)、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村(社区)综合文化活动中心(含农家书屋)等配备图书、报刊和电子书刊,并免费提供借阅服务;
2.公共图书馆(室)人均藏书量(不含电子文献)不少于1.3册(件),平均每册藏书年流通率1次以上;人均年新增公共图书馆藏量不少于0.06册以上,人均到馆0.5次以上,年开展流动图书服务不少于50次;农家书屋配备的图书不少于1200种、1500册,根据不同阅读需求,增加图书品种数量;
3.市级公共图书馆建设3个以上地方特色数字资源库,市级文化馆建设2个、博物馆建设1个以上地方特色资源数据库。市级图书馆可用数字资源不低于30TB,县级图书馆可用数字资源量不低于4TB;
4.公共图书馆组织阅读下基层流动服务,年开展下基层的流动服务不少于50次;
5.在城镇主要街道、公共场所、居民小区等人流密集地点设置阅报栏或电子阅报屏,提供时政、三农、科普、文化、生活等方面的信息服务,适时更新。

2

收听广播

城乡居民

1.为全民提供突发事件应急广播服务,完善县、乡、村三级联播联控体系,建立市、县、乡、村有线、无线、卫星等各种手段综合覆盖的应急广播系统;
2. 通过直播卫星提供不少于17套广播节目,通过无线模拟提供不少于6套广播节目,通过数字音频提供不少于15套广播节目。

3

观看电视

城乡居民

通过直播卫星提供25套电视节目,通过地面数字电视提供不少于15套电视节目,地面数字电视未覆盖的地区,提供不少于5套电视节目(中央1、7套,本省、市、县新闻综合类频道各1套);

4

观看电影

1:农村居民
2:中小学生

1.为农村群众提供数字电影放映服务,一村一月免费观看1场数字电影,其中每年国产新片(院线上映不超过2年)比例不少于1/3;
2.为中小学生每学期(免费)提供2部爱国主义教育影片。

5

送地方戏

城乡居民,中小学生

1.县级以上政府应重点扶持不少于1个专业戏曲等文艺院团;
2.根据群众实际需求,采取政府采购等方式,开展公益性文艺演出,每个乡镇(街道)每年有5场以上戏曲或文艺演出。加强学校戏曲通识教育,争取每年让中小学在校学生免费欣赏到1场戏曲演出。

6

设施开放

城乡居民

1.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公共博物馆(非文物建筑及遗址类)、公共美术馆等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基本服务项目健全。其中,公共图书馆每周开放时间不少于56小时,其他公共文化设施每周开放时间不少于42小时、每年开放时间不少于300天;
2.县级以上公共体育场、全民健身活动中心提供免费开放时段,每周免费开放时段不少于14小时;
3.县级工人文化宫、青少年宫、妇女儿童活动中心、科技馆以及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等设施免费提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
4.未成年人、老年人、现役军人、残疾人和低收入人群参观文物建筑及遗址类博物馆实行门票减免,文化遗产日免费参观。

7

文体活动

城乡居民

1.公共图书馆年举办公益性讲座、培训等公益性活动市级不少于50次,县级不少于20次;
2.文化馆每年举办公益性展览展示不少于10次,年举办公益性艺术培训不少于12次,年开展群众文体活动不少于12次,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年开展群众文体活动不少于12次,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开展群众文体活动不少于2次;
3.公共博物馆年举办临时展览,市级不少于5次、县级不少于2次;

4.城乡居民依托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文体广场、公园、健身路径等公共文化设施就近方便参加各类文体活动;
5.公共文化体育机构免费辅导群众开展常态化文体活动;
6.文化馆、体育场组织开展年不少于1次针对残障人士、未成年人、老年人和农民工等特殊群体的文体活动。

8

数字服务

城乡居民

1.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分支中心、各级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中心)建有公共电子阅览室,并免费提供上网服务;
2:群众可以通过固定上网终端、网络电视、手机等多种形式使用文化共享工程数字服务产品,以及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美术馆等的数字服务资源。

9

地方特色文化活动

城乡居民

1.组织开展“万千百十”文化惠民服务工程,深入开展“三下乡”、文艺院团公益性低票价演出、百姓大舞台、温陵讲坛、府文庙之夏、威远楼之夏等市级品牌文化活动;
2.以“海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等重点文化活动为平台,加强与海丝沿线国家、地区的交流合作。加强群众文化活动国际交流,精心组织“东亚文化之都”、闽南文化、郑成功文化、妈祖文化、关帝文化、闽台对渡文化、凤山文化、“三同”文化等特色文化交流;

9

地方特色文化活动

城乡居民

3.实施富有泉州特色的“一县一品”公共文化服务品牌项目。深入挖掘闽南文化的精髓和特质及各县(市、区)民间民俗文化和改革开放以来发生的重大事件、典型事迹,开展特色公共文化活动,做大做强并积极推广1~2个常态化的公共文化服务品牌项目

10

少数民族文化服务

主要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居民

1.创排有少数民族文化特色的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弘扬少数民族文化的文艺作品,每年不少于1个;
2.收集整理少数民族资料;
3.开展少数民族庆典、祭祀等非遗传承活动,每年不少于1次;
4.建设少数民族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含农家书屋),根据当地群众需要提供少数民族语言阅读辅导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