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特色 打响品牌
来源:鲤城文体旅局 时间:2019-12-30 09:47 浏览量:

  今年来,鲤城区围绕打造古城全域旅游景区目标,以古泉州(刺桐)史迹申遗、生态修复、城市修补为契机,持续深化古韵鲤城·文化之旅品牌。源和1916创意产业园、东亚之窗文创园、泉州美食城等几个园区日渐成熟,文化产业品牌效应逐步显现。前三季度全区接待旅游总人数577.75万人次、比增22.6%,实现旅游收入102.39亿元、比增29.7% 

  一、规划引领,深耕文旅产业优化布局。一是古城提质。提出一路两核三片区“1+2+3”文旅综合片区建设规划思路,即打造以一条历史文化名街中山路为主轴,以临漳门、朝天门为核心的两大文旅休闲产业片区,以西街、后城、城南为主的三大历史文化展示区。委托华侨大学旅游学院开展《泉州古城区旅游业态发展指导意见》编制工作,通过盘活古城深厚的资源,合理规划古城业态分布,做到留人留形留乡愁,见人见物见生活,提升古城居民在古城旅游的参与度和游客在古城旅游的体验感。二是新区提速推进文旅+”街区建设工程,通过保护、挖掘、利用江南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整合、包装优质资源,围绕传承闽南文化、留住乡愁乡韵等主题概念,打造魅力街区。重点推进江南街道王宫社区王顺兴信局+拍胸舞+古榕公园、金龙街道高山社区古民居+民宿+城市建设、常泰街道上村社区苏夫人姑庙+紫帽山风景区等项目,彰显独具魅力的社区文化底蕴。 

  二、业态活化,促进文旅产业提质发展。一是重点项目有序推进推动源和1916创意产业园三四期、泉州美食城、新门街三创园等一批项目建设,优化城市空间布局,促成一批涵盖文创产品、伴手礼、创客空间、特色美食等业态为主的项目落地。二是新业态聚集发展。先后推动西街116号宋宅、中山路陈光纯故居等古民居改造成公共文化展示空间,启动万正色故居修缮工作,利用开元蜜饯包装厂、开元模具厂等旧厂房改造成民宿、网红打卡点小西埕,带动西街小街巷文旅业态的发展;修缮后城140号古大厝改造为鲤城区海上丝绸之路交流平台,利用金刚巷旧民居改造为艺术家园,助推本兮设计”“大拾堂等新兴文创旅游业态快速发展。三是文艺载体培育壮大。策划生成闽台两岸音乐孵化基地、古城高校音乐基地、古城研学游孵化中心等项目,举办听鲤的声音音乐沙龙分享会、听鲤锵锵滚歌手选拔计划、夜鲤音乐周末汇、跟鲤的脚步、唱鲤之埕古城音乐新声计划等多项活动,提升古城文化艺术内涵。 

  三、服务提升,加快文旅配套设施建设。一是打造多彩交通构建公交+慢行交通方式,打造公交小蓝、社区巴士小白、自行车小黄人多彩交通,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做细古城旅游服务,推出小白古城旅游专线和小白免费带你游古城活动,所选取的均为古城内广为人知的景点,旨在联起古城内景点,方便市民、游客直接游玩。二是提升旅游景区项目。在源和1916创意产业园设立旅游纠纷调解委员会,建设4座旅游厕所,提升园区的整体夜景工程;在开元寺新建1座旅游厕所,在泉州美食城新增2座旅游厕所;争取30万元省级旅游专项资金用于提升龙岭红色旅游项目。三是健全旅游购物体系。进一步挖掘和开发具有闽南文化和地方特色的旅游纪念品,组织旅游商品企业参加中国特色旅游商品大赛、福建好礼百佳旅游商品评选、福建最具创意文化产品评选等国家、省、市文创、旅游类评选大赛,4项产品获国家级、14项产品获省级、17项产品获市级荣誉。四是强化旅游安全监管。部署开展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和隐患排查体系建设工作,与辖区内旅行社、星级酒店签订旅游安全生产责任状,举办文化旅游行业消防演练等,组织旅行社参加旅行社安全生产培训。至目前,该区5家星级饭店已完成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2016年来,该区未出现旅游安全事故。 

  四、宣传营销,拓展推介鲤城文化旅游。一是深化旅游品牌。在完成微改造的金鱼巷举办系列活动,助推街巷业态繁荣,仅五一三天假期,金鱼巷共迎接游客10万人次。配合做好三届海丝古城徒步穿越活动,通过木偶戏、南音、非遗小吃等,让外来游客感受亮点在古城二是整合多方资源。通过高新园区、街区、企业间联动,在节假日期间营造百花齐放的文化艺术活动氛围,在源和1916艺术园区、新门文旅街区举办古巷乐府公益展演、啤酒节、图片展、摄影展等系列文旅活动,进一步展示古城文化旅游魅力,提高鲤城旅游知名度和美誉度。三是拓展品牌营销。开展跨区域宣传,组织辖区企业走出去,参加海丝品牌博览会、厦门旅博会、台北夏季旅展、福建旅游生活展、京津推介会等旅游推介展会。精心编印《鲤城旅游攻略》口袋书、新版《鲤城手绘地图》、《鲤韵》摄影集、《礼城》文创画册及开发文创宣传品,多渠道、多维度宣传展示古城风貌、民俗风情、非遗雅韵,提升游客来鲤吃、住、行,游、购、娱全方位的旅游体验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