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甲戏
时间:2016-07-11 11:36 浏览量:

   高甲戏被誉为“南海明珠”,系福建省五大地方剧种之一,分布于闽南地区、台湾地区和东南亚华侨集居地。

   高甲戏形成于明末清初。最初是闽南民间装扮“水浒传”的化装游行,随后出现专演宋江故事的业余戏班,时称“宋江戏”,这是高甲戏的孕育期。清中期,“宋江戏”突破局限,与“竹马戏”或“四平戏”的合流,兼演文武戏、宫迁戏、丑旦戏等,内容及表演艺术逐渐丰富,成为“合兴戏”。至清末,经历初创阶段,“合兴戏”又吸收本土姐妹艺术品种(如梨园戏、提线木偶、掌中木偶和外来剧种如弋阳腔、京剧、昆剧)的精华丰富自己,艺术上趋于成熟,走向专业化组织形式,并上演连台本戏,形成了有自己的风格和丰富多彩的传统的地方剧种,始称高甲戏。

   高甲戏班社林立、名伶辈出、出国献艺、剧目丰富。高甲戏脱胎于“宋江戏”,又根据观众的审美需求,突破剧目限制,丰富演出剧目。高甲戏的剧目大都来自史书、小说、传奇和民间故事,也吸收傀儡戏和外剧种的优秀剧目,其传统剧目大体可分大气戏(宫廷戏、武戏)、生旦戏(绣房戏)、丑旦戏,保留的传统剧目有六百多个。角色行当分为生、旦、净、末、丑,其表演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和浓郁的生活气息,尤其丑角表演更具特色。

   由于剧目的开拓,高甲戏在表演、音乐、武打等方面,作了全面的改革和创新,在表演上吸取木偶戏的程式,如“傀儡打”、“傀儡丑”;又吸取梨园戏旦行的指法、科步;高甲戏语白采用泉腔,唱腔则大量取自“弦管”,主要来自南音兼收俚歌小调,活泼、粗犷。其音乐吸收闽南吹奏乐、笼吹、拾音等,使高甲戏的艺术更臻完善,独具风格。

   半个世纪以来,高甲戏剧种艺术得到了继承和发展,曾数次晋京及出国演出,是海内外泉腔语系观众喜爱的剧种。泉州高甲戏剧团1961年演出的《连升三级》被誉为优秀讽刺喜剧,国家领导人及文艺界著名人士称赞高甲戏丑行表演达到“登峰造极”,该剧并被评为建国后十大喜剧之一。1994年演出的《大河谣》荣获文化部“文华大奖”并入选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安溪县的《玉珠串》、南安市的《大汉魂》、晋江市的《金魁星》都获得“文华奖”。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