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派布袋戏,指泉州地区掌中木偶戏,以泉腔演唱,有别于唱北调的漳州北派布袋戏。掌中木偶戏称为“布袋戏”的缘由主要有二点:一是掌中偶人的形象构造必有个布内套(俗称“人仔腹”),以布内套连缀头部及四肢,外加套戏服;演员的手掌即活动在布内套中,巧妙地在布内套为偶人做各种身段动作;二是掌中戏班的全部行头用一口袋子就能装下,不用戏箱,便于流动演出,故被称为“布袋戏”,俗称为“掌中傀儡”、“手套式木偶”,其班社称“掌中班”。1951年7月,闽南布袋戏定名为掌中木偶戏,是我国木偶戏中的稀有剧种。
南派布袋戏由“讲古说书”的曲艺形式发展起来,其源头可追溯到晋代《拾遗记》及五代《化书》、南宋《巳末元日》中的史料记载。五代晋江人谭峭《化书》“海鱼”载:“观傀儡之假而不自疑”,是泉州傀儡源流的最早的文献记载。明中叶至清末,是南派布袋戏兴起与发展时期,民间传说和《台湾通志》称,布袋戏兴起于明嘉靖间,创始人为后来被誉为“戏状元”的梁炳麟。清乾隆间《晋江县志》卷七十二“风俗志”载:“木头戏,俗名傀儡,近复有掌中弄巧,俗名布袋戏。” 这是晋江地方文献对布袋戏的最早史料记载,说明当时晋江流行布袋戏演出。又如《永春文史资料》载:清乾隆年间,掌中班兴盛,南安艺人炉内潘煨,埔头黄献谋,东蔗黄剑亦来永春定居。永春演艺以占奇最著名。《中国木偶艺术》“台湾地区木偶艺术”章中也记载了“清代乾隆中叶,台湾布袋戏由福建泉州传入” 的史实。清末民初,泉属各县一些著名的布袋戏班社纷纷兴起,如清同治、光绪年间的闽南“五虎班”。民国时期,安溪、惠安等地的布袋戏班几乎遍及全县。但至建国前夕,由于经济衰退,泉属诸县的布袋戏班社处境维艰。
新中国建立后,南派布袋戏获得了新生。20世纪50年代,挖掘、记录了200多个布袋戏剧目和音乐曲牌。晋江市、惠安县掌中木偶戏剧团建立50多年来,多次晋京演出、参加各级戏剧赛事和国际木偶节,并获得省级、国家级的奖誉。其中,晋江市掌中木偶戏剧团剧目《白龙公主》、《五里长虹》获得文化部嘉奖和第九届文华奖。
南派布袋戏具有兼收并蓄、博采众长的特点,地域文化特征明显,其艺术风格独特,行当角色分工细致,木偶头雕刻形神兼备,表演细腻,动作传神,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但由于受到当前商品经济的影响,这一传统的艺术形式遭到不断冲击,如不加以保护,将面临消亡的危机。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