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城戏
时间:2016-07-11 11:36 浏览量:

      泉州打城戏,又名法事戏、和尚戏、道士戏,发端于清咸丰年间(1851--1862年),流行于泉州、晋江、南安、龙溪及厦门、金门等地,是融合释、道二教这之法事活动形式而形成的,为全国罕见的宗教戏剧。

   “打城”通常是在和尚道士打醮拜忏、做功德超度亡灵圆满的最后一天举行的仪式,叫“打桌头城”。道士在做功德超度亡灵时,桌上扎一个纸城,寓意亡灵囚于城中受苦,救苦道士要引渡亡灵出城,最后破城门而入,救出亡灵。其方式是一女子披上头巾代表亡灵,一男子(由道士妆扮)代表道士对着说唱。后来,发展为“打地上城” ,演员发展至一、二十人,有布景、道具和剧目,一般在广场上表演简单的杂技,如弄钹、过刀山、跳桌子、弄包子等没有故事内容的小节目。再后又增加短小的神怪节目,跳出宗教仪式,开始在民间丧仪、孟兰盆会和水陆大醮上演出。至清光绪十七年(1891年)形成戏班。班主为道士,俗称“道士戏” ;班主是和尚,叫做“和尚戏” ,建国后统称为打城戏。

   打城戏走上舞台后形成一套独具特色的传统剧目,以连台本戏为主,大致可分为神话、神怪剧、历史故事和武侠剧三类。打城戏的表演科步,以罗汉科为主,即仿罗汉的塑姿衍化为表演动作,并带有浓厚的提线木偶表演风格,技艺侧重于跳跃扑打和杂耍,武打主要运用少林拳技,旦角表演典雅细腻,吸收了梨园戏的某些科步动作来丰富自己的表演。打城戏表演中带有很强的的神秘性与独特性,桌上翻跳功夫,连垒七、八块桌子,从上面翻下来,一个人可双手、腋下、嘴、颈部夹十—粒鸡蛋从八块桌顶翻下来站在小板蹬上,叠罗汉、吃火吐火、吃纸拉肠、甩须、甩发、蚌舞、黑白鬼舞、叉舞、旗舞等。打城戏有独具一格的表演技艺,如戴假面具表演,此外还有其他剧种所没有的“开大笼”,大笼里面装着表演各种特殊类型舞蹈节目的面具、道具、衣套,可随演随用,如公鸡与蜈蚣、雌雄鬼、鹰与蛇、虎与狼等动物博斗,和一些恐怖场面表演,用刀劈面、用剪刀刺眼和刀插肚、锯腰等,这些表演既充满了宗教的神秘色彩,有有别于其他剧种。

   打城戏形成于宗教法事仪式活动,被称为仪式戏剧,属于历史悠久的民间文化遗产,保护好打城戏对研究宗教的娱能化和戏剧的宗教功能,以及宗教中的戏剧文化都具有一定的意义。但是,由于历史等原因泉州打城戏正处于濒危边缘,出现非打城化、被其他剧种同化、传统剧目的遗失以及人才的流动与流失的现象。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